股票代码:002214

投资者关系

股票代码:002214

投资者关系

投资者关系

首页 投资者关系 公司公告

返回列表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2023-07-12 大立科技 1064人关注

证券代码:002214   证券简称:大立科技   公告编号:2023-037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问询函》(公司部年报问询函〔2023〕第 333 号),要求公司就问询函中关注的事项做出书面说明。公司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对问询函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逐项落实,现将年报问询函中的有关问题回复说明公告如下:

一、报告期内,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50.24%,营业收入已连续两年下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51亿元,为你公司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你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毛利率为44.26%,同比下降8.39个百分点。你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41亿元,同比下降71.12%,实现净利润-0.4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请你公司说明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净利润亏损的原因,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2) 请你公司结合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下降等情况,认真自查你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 请你公司说明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净利润亏损的原因,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1. 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净利润亏损的原因说明

(1) 营业收入下降原因

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按照人体测温类产品相关与否分别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2年度

2021年度

2020年度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人体测温类产品

151.16

0.38%

1,271.82

1.58%

55,140.23

50.58%

非人体测温类产品

39,927.18

99.62%

79,271.18

98.42%

53,878.55

49.42%

营业收入

40,078.34

100.00%

80,543.00

100.00%

109,018.78

100.00%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大主要系人体测温类产品的收入达55,140.23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0.58%。公司产品主要为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可用于快速筛选检测人体温度的红外产品是公司的成熟传统产品之一。2020年,在特殊情况下,公司人体测温类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20年下降28,475.78万元,主要系随着外部环境的逐步稳定,社会面对于红外检测人体温度设备的市场需求开始逐步下降,相应公司人体测温类产品收入规模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非人体测温类产品的收入增长较快,主要系2020年因人体测温类产品社会需求量较大,公司产能接近饱和,在此情况下,非人体测温类产品尤其是部分装备类产品的订单延期在2021年集中交付所致。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21年下降40,464.66万元,主要为非人体测温类产品收入下降较大所致。2022年,公司非人体测温类产品销售收入在装备类产品和民用产品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原因主要为:1) 因公司在2020年主要满足社会面对人体测温类产品的需求,公司对装备类产品的交付较多延后至2021年交付,使得公司2021年装备类的销售收入水平较高;2) “十四五”规划期间的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受外部环境影响,订单签订有所延迟,进而导致装备类产品收入在2022年有所减少;3) 受外部经济下行影响,民品客户对产品的订货需求阶段性减缓。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仍下降较多主要系公司受2022年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的延续影响,导致业务收入尚未完全好转。随着经济开始复苏及“十四五”装备采购计划的确定,公司预计2023年整体情况较上年同期将有所好转。

(2) 净利润亏损原因

公司2021-2022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主要期间费用等经营状况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2年度

2021年度


金额

同比变动率

金额


营业收入

40,078.34

-50.24%

80,543.00

营业成本

21,840.03

-41.35%

37,236.49

销售费用

6,487.80

-8.79%

7,112.91

管理费用

10,952.86

23.89%

8,840.56

研发费用

18,951.15

7.92%

17,560.33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受外部经济下行、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规模下滑幅度相对较大。但公司主要期间费用开支仍处于较高水平,并未受业务规模的下降而减少,主要原因系:1) 公司人工成本较为刚性,考虑社会责任及公司未来发展,公司并未因2022年收入下降而实施裁员。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职员工人数为928人,较2021年的907人,仍保持小幅增长;2) 为未来长远发展,公司持续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光电吊舱在研项目,2022年公司对该研发项目投入金额超过4,500万元;3) 公司购置募投项目用房屋建筑物于2021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使得公司在2022年发生的折旧摊销支出较2021年增加558.95万元;4) 公司于2022年7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确认股份支付541.19万元使得管理费用有所增长。

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及主要期间费用共计58,231.84万元,已超过当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从而导致了公司2022年净利润出现亏损。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068.70万元较上年同期仍下降较多,尚未完全好转,而营业成本及主要期间费用开支共计9,674.27万元,亦相应使得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

2. 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分析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公司)在产品及客户性质上与公司具有一定相似性,故选取高德红外公司与公司进行比较,具体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简称

2022年

营业收入

2021年

营业收入

同比变动率

2022年

净利润

2021年

净利润

同比变动率

高德红外(SZ.002414)

252,859.42

349,968.02

-27.75%

50,195.47

111,093.97

-54.82%

大立科技(SZ.002214)

40,078.34

80,543.00

-50.24%

-15,079.69

17,116.36

-188.10%

公司简称

2023年1季度营业收入

2022年1季度营业收入

同比变动率

2023年1季度净利润

2022年1季度净利润

同比变动率

高德红外(SZ.002414)

44,328.89

74,152.14

-40.22%

6,317.31

31,156.91

-79.72%

大立科技(SZ.002214)

4,068.70

14,089.68

-71.12%

-4,616.24

806.99

-672.03%

公司与高德红外2022年和2023年1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综上所述,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净利润亏损的原因合理,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 请你公司结合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下降等情况,认真自查你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022年末,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主要为生产用的专用设备、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等,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类别

账面原值

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

专用设备

19,679.55

11,659.82

8,019.73

土地使用权

2,723.61

744.10

1,979.50

专有技术

3,662.26

2,473.56

1,188.70

小计

26,065.42

14,877.48

11,187.9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规定,公司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与减值迹象对比如下:

序号

减值迹象

公司实际经营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1

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公司生产相关的主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市场价格未发生较大变化

2

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公司外部整体环境较为稳定,公司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的市场均未发生重大变化,未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是否存在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的迹象

公司所处外部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未发生较大变化,未对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降低。

4

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公司现有主要生产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均处于正常生产使用,未发生闲置、提前处置等重大不利变化。

5

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公司产品技术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生产用资产不存在陈旧过时或实体已经损坏的情形。

6

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不存在公司内部报告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的情形。

7

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公司无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形。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受外部环境影响,民品客户对产品的订货需求阶段性减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订单签订有所延迟。净利润方面,公司2022年固定开支项目处于较高水平,在业务收入规模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亏损。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逐步回升,公司净利润能够实现盈利。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因产销量下降,固定成本占比上升所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仍保持在45%以上。

整体而言,公司2022年度及2023年1季度业绩受阶段性市场需求减缓而下降,随着经济开始复苏及“十四五”装备采购计划的陆续下达,预计公司收入规模将逐步回升,净利润也将逐步实现盈利。

综上所述,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三) 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 核查程序

(1) 了解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 获取公司销售明细表,分析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财务数据变动的合理性;

(3) 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技术发展等相关背景信息;

(4) 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执行函证程序;

(5) 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主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6) 实地抽盘公司主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查看实际使用情况;

(7) 查阅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告,与公司情况对比分析;

(8) 查阅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照分析公司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 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二、报告期末,你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9.49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01亿元,同比增长132.03%,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63.29%。你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均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余额1.36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14.37%。

(1) 请你公司说明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变化幅度差异较大的原因,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司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2) 请你公司结合问题(1)的答复,说明仍按组合对所有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认真自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请年审会计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 请你公司说明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变化幅度差异较大的原因,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司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1. 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变化幅度差异较大的原因

公司2021-2022年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变动幅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2年度/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度/

2021年12月31日

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

40,078.34

80,543.00

-50.24%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94,926.64

92,172.30

2.99%

 

公司2022-2023年3月31日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变动幅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年1-3月/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度/

2021年12月31日

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

4,068.70

40,078.34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91,109.95

94,926.64

-4.02%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较2021年下降50.24%,而2022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与2021年基本持平,两者变化幅度差异较大。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受民品客户对产品的订货需求阶段性减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订单签订有所延迟综合影响。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并未随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受公司客户回款周期较长以及2022年末外部环境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1) 客户类型

公司主要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仪及其他光电系统、巡检机器人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和电力监测、国防、个人消费等领域,核心产品的最终客户主要为国内电力公司、科研院所和装备承制单位等。该类客户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致使公司该类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但电力公司、科研院所等央企国企单位的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程度较高,与公司合作关系稳定,货款回收风险相对较小。

(2) 外部环境因素

由于公司核心产品的最终客户主要为电力公司、科研院所和装备承制单位,前述客户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付款时点普遍集中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2022年12月,公司及客户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员工无法到岗,使得公司货款的催收工作以及客户支付货款工作均受到较大影响。

2. 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大幅增长的原因

公司2021-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账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账龄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末

2021年末

1年以内

20,207.23

34,845.28

66,278.80

1-2年

47,272.18

44,752.84

14,708.10

2-3年

15,827.96

7,674.91

4,186.85

3-4年

2,561.98

2,763.28

2,085.27

4-5年

1,197.33

774.86

2,730.94

5年以上

4,043.27

4,115.48

2,182.34

合计

91,109.95

94,926.64

92,172.30

公司2022年末账龄在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较2021年末增加34,187.86万元,其中账龄1-2年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30,044.74万元。主要系公司2021年装备类产品交付较为集中,形成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较大,同时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2022年回款相对较少所致。

在销售方面,公司在2020年为满足社会面对人体测温类产品的需求,公司对装备类产品的交付较多延期至2021年交付,使得公司2021年装备类的销售收入水平较高,从而在2021年末形成的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较大。

在回款方面,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以装备类客户为主,公司与装备类产品需求客户约定的账期一般要长于其他民用产品客户,并且客户的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进一步拉长了该类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同时,公司装备类客户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年度付款规模受财政年度预算、拨款资金到位情况等因素影响,付款时点普遍集中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2022年12月,公司及客户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员工无法到岗,使得公司货款的催收工作以及客户支付货款工作均受到较大影响。

综合上述影响,公司装备类客户2022年末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在账龄1-2年的增长幅度较为明显。

3. 公司对客户的信用政策变化情况

公司根据客户合作年限、股东背景、资信实力、历史履约等情况,综合考虑授予客户信用政策。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较为稳定,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未发生变化。

(二) 请你公司结合问题(1)的答复,说明仍按组合对所有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认真自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1. 公司按组合对所有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分析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电力公司、科研院所等央企国企单位,该等客户的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程度较高,与公司合作关系稳定,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相对较小。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主要系公司2021年装备类产品交付较为集中,形成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较大,同时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2022年回款相对较少所致。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较为稳定,客户未发生如被失信执行、破产等对后续回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因此,公司对所有客户的应收账款按照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具有合理性。

2.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性分析

2022年末,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高德红外按组合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对比情况如下:

账龄

公司

高德红外

1年以内

5%

7.95%

1-2年

10%

11.55%

2-3年

20%

16.85%

3-4年

50%

27.85%

4-5年

50%

43.05%

5年以上

100%

100%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高德红外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接近,总体符合整个行业的经营特点和应收账款风险特征。2022年末,公司与高德红外应收账款总体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14.37%和14.52%,两者比例较为接近。同时,公司2022年核销的应收账款为49.84万元,实际发生的坏账金额较少,公司整体坏账计提政策谨慎合理。

综上所述,公司按组合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合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三) 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 核查程序

(1) 了解与应收账款减值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 对重要应收账款实施独立函证程序;

(3) 询问公司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变动幅度差异较大的原因,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大幅增长的原因,以及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等情况;

(4) 获取公司编制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和坏账准备计提表,检查账龄划分的准确性,复核公司对于应收账款组合的划分是否合理,并对坏账准备的金额进行重新计算;

(5) 获取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核销清单,了解核销原因及核销流程;

(6) 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坏账计提政策,分析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是否和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

2. 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 公司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变化幅度差异较大,以及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大幅增长的原因合理,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未发生变化;

(2) 公司按组合对所有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具有合理性,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三、报告期末,你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余额1.18亿元,坏账准备余额0.13亿元,账面价值1.05亿元。请你公司说明相关应收票据对应的业务及客户类型,票据期限是否超过1年,票据是否存在逾期未能兑付的情形。

1. 公司相关应收票据对应的业务及客户类型

公司期末应收票据主要系销售红外光电及巡检机器人等产品回款形成。公司的客户类型主要包括以科研院所、装备承制单位为主的装备类客户和以国内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公司为主的民用类客户,其中装备类客户期末应收票据余额10,522.88万元,占比89.16%;民用类客户期末应收票据余额1,279.91万元,占比10.84%。

2. 公司相关应收票据期限分布情况

公司期末应收票据余额按照票据期限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票据期限

金额

占比(%)

是否存在逾期未能兑付的情形

6个月以内(包含6个月)

9,556.33

80.97

7-12个月(包含12个月)

2,246.46

19.03

合    计

11,802.79

 100.00


根据上表,公司期末应收票据期限均未超过1年,主要分布于6个月以内,其金额占比超过80%。截至本回复说明出具日,公司2022年末应收票据不存在逾期未能兑付的情形。

 

四、报告期末,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5.39亿元,同比增长15.95%,存货跌价准备余额0.29亿元,存货跌价准备整体计提比例为5.37%。

(1) 请你公司结合在手订单情况,说明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存货账面余额同比增长的原因。

(2) 请你公司结合营业收入、毛利率下降等情况,认真核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 请你公司结合在手订单情况,说明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存货账面余额同比增长的原因

公司2021-2022年末存货明账面余额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2年末

2021年末

变动额

原材料

22,933.37

20,245.50

2,687.87

在产品

18,866.17

17,238.34

1,627.83

产成品

12,087.87

9,030.64

3,057.23

其他

46.46

0.22

46.24

合计

53,933.87

46,514.70

7,419.17

公司2022年末存货账面余额较2021年末增加长15.95%,各个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系公司基于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采购周期等因素进行材料采购和生产备货所致。公司主要存货类别余额增长的具体原因如下:

1. 原材料

公司原材料主要为探测器、镜头、镜片、芯片、电路板等,公司整体原材料库存规模较大,且2022年末账面余额较2021年末增加2,687.87万元,主要系:(1) 公司的部分主材,如: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需要外购,且整体采购周期较长,因此公司2022年上半年根据市场预期提前进行备货;(2) 受外部经济下行、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规模下滑幅度相对较大,相应导致公司2022年末原材料库存规模的增长;(3) 公司持续加大新技术和新品的研究开发,随着北京研发及实验中心的正式投用,公司2022年在研发活动的材料投入为4,804.63万元,较2021年增长40.70%。随着公司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亦使公司对研发材料储备相应进行增加。

2. 在产品及产成品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9,266.59万元,对期末在产品及产成品的订单支持率为62.24%,订单支持率处于合理水平。2022年末,公司在产品及产成品账面余额较2021年末增加4,685.06万元,主要系:(1) 公司2022年新增部分装备类产品已基本定型,因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调试和检测,导致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公司为确保该部分新增产品定型后能对客户及时交付,对该新产品中的通用大件材料在2022年完成主要生产工序,以缩短产品的整体交付周期;(2) 公司近年加大对机载光电吊舱的新产品投入,公司2022年对该新产品持续进行优化升级,相关存货余额规模保持增长;(3) 2022年12月,公司及客户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员工无法到岗,使得公司产品的交付进度延后,相应使得公司期末产成品余额上升;(4) 公司积极对外开拓业务,2022年提供给客户试用体验的产品数量有所增长。

(二) 请你公司结合营业收入、毛利率下降等情况,认真核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公司营业收入2022年下降,主要系受民品客户对产品的订货需求阶段性减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订单签订有所延迟综合影响。整体而言,公司2022年业绩受阶段性市场需求减缓而下降,随着经济开始复苏及“十四五”装备采购计划的确定,公司收入水平预计会逐步回升。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受产销量减少,固定成本占比上升所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仍保持在45%以上,公司保持良好产品的盈利能力。公司综合考虑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库龄以及存货残次情况确定存货跌价准备。

2022年末,公司存货库龄结构及存货跌价准备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年以上

合计

存货跌价

准备

原材料

9,584.55

4,714.43

4,132.85

4,501.54

22,933.37

2,030.27

在产品

18,788.74

77.42

——

——

18,866.17


库存商品

7,104.77

1,596.96

820.67

1,786.36

11,308.76

866.76

发出商品

275.62

503.50

——

——

779.12


其他

46.25

——

0.08

0.14

46.46

0.14

合计

35,799.92

6,892.31

4,953.60

6,288.04

53,933.87

2,897.16

所占报告期末存货余额比例

66.38%

12.78%

9.18%

11.66%

100.00%

——

2022年,结合存货库龄以及储备情况,库龄在3年以上的存货中,进口探测器、芯片、定型装备类产品,属于储备材料或备库成品,其可变现净值明显高于成本,尚不存在减值迹象。而3年以上其余存货,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综上所述,公司按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减值金额充分、合理。

(三) 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 核查程序

(1) 了解与存货管理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 实施存货监盘程序,观察和检查存货的数量、状况;

(3) 询问销售负责人、生产负责人,了解公司在手订单、未来的生产计划、产品的生产周期等情况;

(4) 获取并复核期末存货库龄明细表及管理层对存货估计售价的预测,对库龄较长的存货进行分析性复核,分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合理;

(5) 获取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复核存货减值测试过程,抽查是否按相关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执行,检查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期的变化情况等,核实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 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合理。

 

五、报告期末,你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4,131.79万元。按欠款方归集的前五名欠款方中,对浙江科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代垫购房款余额433.30万元,账龄为5年以上,对两名员工的员工借款及备用金余额610.55万元,账龄为2年以内。请你公司说明代垫购房款至今未收回的原因,员工借款及备用金余额较高的原因,你公司有关员工借款及备用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有效运行。

(一) 代垫购房款至今未收回的原因

该代垫购房款系2007年科技系统内部福利分房,公司为后续吸引人才,按要求统一购置的经济适用房。根据购房协议,该批经济适用房包括8套普通居民住宅和3个配套车位,其中住宅面积合计773.9平方米,房款总金额约为420万元(以最后交房结算为准),标准内住房售价4,700元/平方米,标准外6,000元/平方米,地下车位16万元/个。该批经济适用房公司后续会将房产转让给符合要求的人才,因此该款项系公司替未来认购员工代垫的购房款;由于该8套房产位置位于杭州市中心地段,同地段市场价格远高于该批经济适用房的认购价格,因此将对引进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因公司尚未最终确定认购该经济适用房的人选,故代垫购房款至今尚未收回。

(二) 两名员工的员工借款及备用金余额较高的原因

公司两名员工借款及备用金期末余额合计610.55万元,金额较大的原因系公司对销售部门员工日常备用金借取实行团队领导责任制,即每个销售团队由团队负责人向公司借取团队成员所需的备用金,借取备用的申请、归还全部由该负责人负责。2022年末,公司备用金较大的员工赖晓健和徐维生在公司分别担任销售大区经理和特种产品部部门经理职务,其下属团队成员约50人,整体人均业务备用金在15万元左右,预计能够满足业务人员外出3-4个月开拓业务的开支。

(三) 公司有关员工借款及备用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情况

员工备用金主要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的业务拓展、研发项目以及其他业务的实施。管理人员借用备用金时,由用款人员对该项目的具体资金需求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事由,并经部门经理、财务负责人、分管领导、批准人审批签字。财务人员审核签字后的借款单的各项内容是否正确和完整,审核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销售人员借用备用金时,由用款人员对该项目的具体资金需求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事由,并经办事处经理、大区经理、业务部审核人的审批签字,后由大区经理按照借款单向财务部门申请备用金借取,经总经理审批后,财务人员将备用金打款至大区经理账户,由其将备用金转给需求人。每季度末,各备用金借取人员需要对已实际发生的开支及时报送财务部门,逾期未及时报销的,公司视金额大小情况,采取相应的警示措施。业务人员及经办人员在事项办理完毕后,应及时将尚未使用完毕的备用金进行归还。

备用金相关内控制度包括:为加强公司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制定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对备用金的用途、管理、借支程序、报销流程、清理与归还、考核、监督和检查做细致而明确的规定,明确公司财务部负责备用金的统一收支,统一核算,公司负责人对公司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备用金的安全完整负责,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对本制度在该部门和该项目的有效执行、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同时明确各级审批责任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于员工借支、报销备用金,公司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严格审批流程和单据查验等,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各项制度均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相关内控机制得到有效执行。

 

六、报告期末,你公司货币资金余额5.01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余额合计1.12亿元,同比增长128.71%。请你公司结合可使用货币资金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借款余额快速增长的原因。

1.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变动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  目

2022年末

2021年末

变动率

货币资金余额

50,072.29

68,879.82

-27.30%

其中:募集资金

34,457.96

46,236.69

-25.47%

      非募集资金

15,614.33

22,643.13

-31.04%





短期借款

1,201.25

4,879.92

-75.38%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5,106.85

——

——

长期借款

4,852.82

——

——

借款余额合计

11,160.92

4,879.92

128.71%

根据上表,公司期末货币资金总额相较期初下降27.30%,其中募集资金余额下降25.47%,公司自有流动资金下降31.04%;期末银行借款余额相较期初增加128.71%,其增加主要用于补充公司货币资金中的自有资金部分,业务上具有合理性。

2. 报告期内借款余额增长较快的原因

(1) 公司业务正常发展的资金需要

由于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以装备类客户为主,公司与装备类产品需求客户约定的账期一般要长于其他民用产品客户,并且客户的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进一步拉长了该类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同时,公司装备类客户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年度付款规模受财政年度预算、拨款资金到位情况等因素影响,付款时点普遍集中于下半年,尤其在第四季度。2022年12月,公司及客户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员工无法到岗,使得公司货款的催收工作以及客户支付货款工作均受到较大影响。为正常业务发展,公司于2022年增加了部分银行借款。

(2) 公司大额资本性支出的资金需要

本期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出较大的投资性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工程名称

预算投资金额

本期投入金额

资金来源

智能光电探测系统制造基地项目

55,000.00

4,182.21

自有资金、银行借款

滨江新产业园土地使用权(冠山地块)


996.99

自有资金、银行借款

合  计


5,179.20


本期公司自有资金支出较大的投资性活动为智能光电探测系统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和购买滨江新产业园土地使用权(冠山地块)土地使用权,二者合计支出5,179.20万元;其中智能光电探测系统制造基地项目预算投资55,000.00万元,截止2022年末累计投资比例7.23%,公司预计2023年仍需持续投资。由于该项目不属于募集资金项目,资金来源需要公司自行筹集,为满足项目后续投资支出及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公司2022年末银行借款余额增长较多,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需要

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维护与合作银行的良好关系,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公司定期制定资金管理计划,并跟踪计划运行,在预计资金存在缺口时,综合考虑资金筹措能力、资金成本和资产管理能力等因素,通过短期银行借款进行补充。公司积极建立与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以期提高公司在银行的信用额度及降低资金成本等。

综上,公司期末相较期初增加了部分银行借款,在业务上具有合理性。

 

 

特此公告。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〇二三年七月十二日


上一篇: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下一篇: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400-887-1897

market@dali-tech.com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39号

关注我们

© 2021 大立科技 浙ICP备11030830号-1   网站地图

对比栏

隐藏

对比|展开|关闭
  留言 招商 购买